欄目導航
Navigation
欄目導航
Navigation
寧波材料所在麵向大麵積、可商業化電致變色器件領域取得係列進展
從2019年開始,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柔性光電材料團隊楊曄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在麵向大麵積、可商業化的“夾膠型”電致變色器件關鍵材料領域開展係列技術攻關,包括:(1)開發出具有導電性的陶瓷WO3和NiO靶材,利用磁控濺射方式,實現純氬/微氧氣氛條件下高質量WO3和NiO電致變色薄膜的快速沉積以及微結構與性能的調控;(2)采用18nm厚的氧化鋅錫(ZTO)緩衝層,實現室溫沉積的柔性襯底上的WO3和NiO電致變色薄膜循環穩定性的提升;(3)采用Li-Si共摻雜實現了NiO體係澄清態中性色的獲得以及電荷容量的提升;(4)開發出兼容玻璃高溫鋼化工藝的NiO體係等,相關工作陸續發表在Phys. Status Solidi A 2020, 217: 1900999;J. Alloys Compd., 2021, 895: 162584;J. Alloys Compd., 2021, 862, 158665;ACS Appl. Energy Mater., 2021, 4(11): 12935-12942;申請中國發明專利4項(ZL2020114624862(授權)、CN2021111734901、CN2021111737628、CN2022114804012)。
最近,該團隊針對缺乏兼具高離子電導率和高機械性能的鋰離子膠膜這一製約”夾膠型”電致變色器件發展的關鍵材料問題開展研究,利用適量(10%)矽烷偶聯劑3-環氧丙基三甲氧基矽烷(KH560)改性聚乙烯醇縮丁醛(PVB)製備出全固態聚合物電解質(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PE)膠膜,依靠交聯反應產生三維網絡結構對非晶區域的調控,將傳統夾膠玻璃用PVB材料的室溫離子電導率提升至1.51×10-4 S cm-1,優於先前報道的10-5~10-7 S cm-1,離子導電行為在-20℃~80℃範圍內符合Vogel-Tamman-Fulcher(VTF)關係。此外,所製備的PVB基SPE膠膜還表現出優異的光學、機械和熱性能,包括高可見透過率(>91%),相對高的粘接強度(2.13MPa)和熱穩定性(高達150℃)。在此基礎上,該團隊利用夾膠工藝製備WO3-NiO電致變色器件,器件著色褪色均勻,具有“雙穩定性”;在室溫下承受1萬次循環測試,在80℃下可循環6萬次,在–20℃的低溫下依然存在9.3%的光學調製幅度,展現出優良的膠膜工作穩定性,見圖1。該工作結果以“A Scalable,Robust Polyvinyl-Butyral-Based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with Outstanding Ionic Conductivity for Laminated Large-Area WO3–NiO Electrochromic Devices”為題發表在Adv. Funct. Mater. 2023, 2214417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214417)上,碩士研究生王雪琦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為楊曄研究員和宋偉傑研究員。相關技術同時申請中國發明專利(CN2023100635032)。
近期,該團隊還利用現有商業化夾膠產線實現了20×20 cm2 WO3-NiO電致變色器件夾膠組裝,獲得更加均勻的貼合效果,器件的著色態透過率5%,著色態透過率65%,調製幅度為60%,響應時間小於10min,進一步證明利用產線現有設備製備大麵積器件是可行的(見圖2)。
圖1 “夾膠型”WO3-NiO電致變色器件及其高性能PVB聚合物電解質
圖2 基於現有商業化夾膠產線組裝的20×20 cm2 WO3-NiO電致變色器件
(新能源所 王雪琦 楊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