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導航
Navigation
欄目導航
Navigation
寧波材料所在多通道電荷轉移態的高效藍光OLEDs材料方麵取得研究進展
有鑒於此,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團隊的葛子義研究員和李偉副研究員以及鄭州大學徐慎剛教授成功設計並合成了具有TBCT和TSCT兩種電荷轉移方式的熱活化延遲熒光分子PhCzSpiroS-TRZ。該分子是由2,4,6-三苯基-1,3,5-三嗪(TRZ)受體和螺旋雜環結構SpiroS耦合,形成剛性的分子骨架,並橋連一個額外的9-苯基-9h-哢唑(PhCz)給體所形成的。分子整體形成一個傾斜的“U”型,不僅可以增大空間位阻,還可以進一步分離FMOs,並形成一個額外的TSCT輻射衰變通道,進一步加速輻射衰變和RISC過程。新設計的材料PhCzSpiroS-TRZ的達到了2.2×107 s-1,在所有的TSCT-TADF分子中處於較高的水平;通過結合TBCT、TSCT和較強的SOC效應,PhCzSpiroS-TRZ獲得了2.2×105 s-1的快速RISC過程。基於PhCzSpiroS-TRZ的藍光TADF-OLED和TSF-OLED分別獲得了最大33.6%和32.8%的EQE。這些結果為設計高效的TADF客體和敏化劑提供了一種新的分子設計策略。相關成果以“Multiple Charge Transfer Processes Enable Blue Emitter for Highly Efficient OLEDs”為題發表在國際期刊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DOI:10.1002/adom.202300017)上,寧波材料所葛子義、李偉和鄭州大學徐慎剛為該文的通訊作者。
該論文得到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192550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U21A20331、51773212、81903743、52003088)、寧波2025重點研發計劃(2022Z124、2022Z119)等項目的支持。
雙電荷轉移通道和器件效率示意圖
(新能源所 李偉)